活性焦内具有較多的大孔(>50nm)、中孔(2.0~50nm),較少的微孔(<2nm),孔隙已連貫的形态存在與活性焦内。活性焦吸附污染物時有二種作用機理,一種為物理吸附,一種為化學吸附。物理吸附作用依賴于活性焦多孔比表面積大的特性,将煙氣中的污染物截流在活性焦内,利用微孔與分子半徑大小相當的特征,将污染物分子限制在活性焦内。化學吸附依靠的是活性焦表面的晶格有缺陷的C原子、含氧官能團和極性表面氧化物,利用它們所帶的化學特征,有針對性的固定污染物在活性焦内表面上。
活性焦脫硫脫硝工藝流程
120~160℃的煙氣通過增壓風機加壓進入脫硫島煙氣以一定氣速進入吸附塔,煙氣均勻的穿過活性焦吸附層,在吸附層内二氧化硫、汞、砷等重金屬、HF、HCL和二噁瑛等大分子氧化物被脫除,脫除後的淨煙氣經淨煙道彙集通過煙囪排放。吸附SO2達到飽和的活性焦從吸附塔底部排出,通過輸送系統運至解析塔進行加熱再生;再生的活性焦經篩分後會同補充的新鮮活性焦再送入吸附系統進行循環吸附使用。經篩分破損活性焦從活性焦循環系統分離出來可以進入鍋爐燃燒或再加工成其他産品。再生回收的高濃度SO2混合氣體送入硫回收系統作為生産濃酸的原料。
活性焦脫硫系統組成
活性焦脫硫系統由煙氣系統、吸附系統、解析系統、活性焦儲存及輸送系統、硫回收系統等組成。
吸附塔技術簡介
該煙氣均布裝置是吸附塔對流吸附得以實現的核心技術,通過該技術可以使煙氣在吸附層内均勻流動,同時可以承載活性焦,實現飽和活性焦均勻流暢的被排出,提高了活性焦的利用率,保證了煙氣的脫硫效率。
這一技術使活性焦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活性焦循環量;煙氣均布裝置還巧妙利用飽和活性焦有效攔截煙氣中的灰塵,使系統的适應性更強;活性焦吸附層,高度靈活調節,可以從容應對煙氣中SO2濃度變化。
吸附塔在結構上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靈活的單元開啟和關閉可适應鍋爐負荷變化,并可實現機組帶負荷檢修,保證了電廠主機安全穩定運行。